品牌:河南华云物联研究院有限公司15136152329
发货:3天内
发送询价
正确使用极化探头进行测量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涵盖前期准备、安装调试、数据采集、结果分析及维护保养等环节。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 明确测量目标与场景
确定参数:需测量腐蚀速率、极化曲线,还是评估涂层 / 阴极保护效果?
环境调研:介质类型(酸 / 碱 / 盐溶液)、温度、流速、电导率等,选择适配的探头类型(如三电极适用于精确测量,双电极适合现场快速检测)。
2. 探头选型与检查
电极材料:工作电极需与被测金属一致(如测碳钢腐蚀需用碳钢工作电极);参比电极需适配介质(如海水环境用 Ag/AgCl 电极,土壤环境用 Cu/CuSO₄电极)。
外观检查:电极表面应清洁、无氧化层或污染物,导线绝缘层无破损,接口无锈蚀。
3. 设备与试剂准备
仪器:电化学工作站、恒电位仪或便携式腐蚀监测仪,确保电量充足、功能正常。
试剂:电解质溶液(如需模拟环境)、砂纸(用于打磨电极表面)、去离子水、酒精(清洁用)。
二、数据采集与注意事项
1. 启动测量与信号稳定
施加极化信号后,等待电流 / 电位响应稳定(通常需 1-5 分钟),避免在 transient 状态下读取数据。
若使用便携式仪器,可设置自动采集间隔(如每小时一次),连续监测趋势变化。
2. 异常数据处理
数据波动大:检查溶液是否流动剧烈、电极表面是否有气泡附着,可轻轻晃动烧杯或调整探头位置。
极化电阻异常低:可能表示金属处于高腐蚀速率状态(如裸露金属),或参比电极失效(需更换新电极)。
曲线形状异常:若极化曲线出现 “毛刺”,可能是电磁干扰或导线接触不良,需屏蔽仪器或检查接线。
3. 多组测量与重复性验证
同一条件下重复测量 3 次,取平均值以降低随机误差;
若测量值差异>10%,需重新检查电极表面状态或溶液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