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伤寒 、伤寒论序原文
2023-04-17 01:14  浏览:36

什么是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杆菌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和食物被污染常导致暴发性流行,人群对伤寒杆菌普遍易感,儿童和青年更为常见,病愈后可获得持久而稳固的免疫力。伤寒患者的典型症状是持续高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腹痛、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严重的伤寒患者可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肠出血和肠穿孔等。目前临床上**伤寒首选的抗菌药物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对于不适于应用喹诺酮类药物的儿童、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可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等。

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经肠道引起的整个身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变范围是回肠下端,临床症状为一直不间断发热相对缓慢、整个身子中毒症状以及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见到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伤寒可以合并为心肌炎、中毒性肝炎,严重的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

中医说的伤寒,是什么意思?

中医所说的伤寒分为广义的伤寒与狭义的伤寒,两类伤寒病的意义即有相同的地方也不同的地方。广义的伤寒是指一切外来的邪气而言,也就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叫做:伤寒;而狭义的伤寒则是指:人体感受风寒邪气,感而即发的病证。

广义“伤寒”是指一切外感病,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暑、湿、燥、火,乃至包括疫疠之气等,这些外来的邪气伤人以后,所发生的疾病,所以统称叫做:外感病。外感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发热”,中医常常要把这个概念写成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这个“热”字并不是指邪气的性质,而是指这类病证是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外感病,是一切由于外来的邪气所导致的、并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证候,都是叫做“伤寒”,因此这是广义的伤寒。在《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中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的“伤寒”是指的广义伤寒的概念。

在《难经》中有“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在这段话里既有广义的含义,又有狭义的含义。“伤寒有五”这句话的中的“伤寒”是指的广义伤寒,而其中“有中风,有伤寒”这句话里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而言。因此“伤寒”两字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是有不同的含义的。

另外我们还要与现代医学中的“伤寒”病相鉴别:当现代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他们要把西医学的一些术语翻译成中文解释,在翻译的时候,他们自然是要寻找汉语中原来固有的一些词汇来翻译西医学的这些术语。当遇到由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那种肠伤寒和副伤寒时,他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找来找去,最后发现这些中医的伤寒是以发热恶寒为主要临床特征的表现,于是就从中医的术语里面选择了这个词,这就是:伤寒。按理应当说西医所说的那个伤寒,是专门指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劣性传染性疾病,它和中医所说有广义含义和狭义含义的这个“伤寒”的内容并不是一回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中医与西医所说的伤寒,只是文字上是相同的两个字,但这两种病的概念却是根本就不一样的!

什么是“伤寒”?

中医学的“伤寒”并非现代医学的“肠伤寒”,广义的是指多种外感热病的统称(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急性传染病)。伤寒在古代曾一度严重流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从而很早就引起了医家的重视。早如扁鹊视齐桓侯之病,论邪由外入内,即可能是对伤寒传变的原始看法。秦汉以来,研究论述伤寒的医籍与医家,颇不乏数。医籍如《素问·热论》专篇论述“热病”,《难经》有关于伤寒分类的论述;医家如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外感热病的具体案例和论述;另外,地下发掘材料也有记载,如居延汉代医简,甘肃武威汉代医简(《治百病方》)为东汉早期文物,其中就记载有伤寒的病名和症状,**上则外感风寒以温法治之。由此可见,秦汉以来研究伤寒者并非只是张仲景一家,而是有不少的医家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在理、法、方、药上各具特点,不尽相同,但总的体现了一个经验逐渐积累和理论与实践逐渐结合起来的进程,这就给仲景的总结性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伤寒名词解释

题库内容:

伤寒的解释

(1).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自然 病程约一个月。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热度在39℃-40℃ 之间 ,脉搏 缓慢 , 脾脏 肿大,腹部有玫瑰色疹。严重时,可因肠出血,肠穿孔而死亡。又称肠伤寒。 (2).中医学上泛指一切热性病。又指风寒侵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症状为头痛,项强,畏寒,发热,骨节痠痛,无汗脉紧等。

词语分解

伤的解释 伤 (伤) ā 受损坏的地方:工伤。伤痕。 损害:伤了筋骨。伤脑筋。伤神。劳民伤财。 因 某种 致病因素而得病:伤风。伤寒。 因过度而感到厌烦:伤食。 妨碍 :无伤大体。 悲哀 :悲伤。哀伤。神伤。感伤。伤悼 寒的解释 寒 á 冷,与“暑” 相对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 寒食 (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害怕 :寒心。 穷困,

伤寒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伤寒论序原文、伤寒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