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梨花姑娘 、梨花姑娘的品质
2023-04-18 01:15  浏览:35

《驿路梨花》中梨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驿路梨花》中梨花是一个人美心善、心灵手巧、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的好姑娘。

作者是这样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作者用梨花一语双关,既是自然界的梨花:开满枝头、洁白如雪、香气四溢;又是美丽的梨花姑娘:人美心善、心灵手巧、助人为乐、充满朝气、淳朴热情。

驿路梨花里,梨花姑娘感动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

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中梨花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是如何塑造她的?

这里的塑造的一个人是非常有爱心的,用温暖的行动温暖路人的形象,作者的塑造是成功的。

续写驿路梨花姑娘在路边开了一家旅店600字

续写故事

大山深处,古驿道边,红红的笼火映着满天皎洁的梨花,驿路梨花姑娘在路边开了一家旅店。那幽远的芬芳随风飘向天涯……每一朵花,都好像哈尼姑娘纯真的笑颜,那是从心底开出的最真最美的花。无论是谁,不由得你不陶醉在这真与美之中。

人们很少有不喜欢花的,因为无论大小,颜色如何变化,每一种花都有它美丽的地方,而没有一种花会引起人的恶感。所以,像蝴蝶一样,花成为人们心中普遍的美的象征。

如果要形容一种事物的美丽,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像花一样”。但美往往不能长久,花儿总要凋零,自然界中花的美丽总是在开谢中不断轮回,而不能成为心目中记忆的永恒。于是,我们常常为春去花落而叹息,对这自然的规律无可奈何。

在匆匆的一生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受到各种困难的搅扰,大到失去了信心希望,小到走错了路。在这种时候,茫然看着身边来去的人潮,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自己,那一刻的孤独与仿徨,是任何痛苦都难以比拟的。

在这个时刻,一声轻柔的问讯,一个理解的微笑,乃至一个关切的眼神,都会使心灵变得踏实,世界仿佛一下子明亮起来,就像有无数的鲜花在开放,这一雪中送炭的真诚的关怀,并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丝来自心灵深处的温暖,就足以融化所有困难与凄凉的坚冰。

这才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花朵。她化身为问讯、微笑和眼神,她开在每一颗至真至纯的心灵里,任凭风吹雨打,永开不败,永不凋零。

感悟赏析

“驿路梨花”当然写的是梨花,但这里作者要写的是包括梨花姑娘在内的一大群人。他们之中有普通战士、梨花姑娘、哈尼族小姑娘、瑶族老猎人等。尽管他们是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性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他们是一群敦厚朴实、总是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热情帮助的人。这是一个助人为乐的群体,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加入到这一群体中去。

作者就是用他那优美的文笔,富有新意的故事,点出了文章的主旨。作品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也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这儿的梨花,不仅实指梨花姑娘,而且泛指处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梨花姑娘和其他一些人都是哀牢山的梨花,这梨花没有浓艳的色彩,雪白皎洁,散发着盎然的春意,梨花开放时,茂密繁盛,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它象征着一种利他的品质和精神,一种淳厚朴实的民风,也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关于梨花姑娘和梨花姑娘的品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