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PV派克液压泵
2024-01-31 08:46  浏览:2
 PV派克液压泵是泵的一种它是靠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从液压油箱中吸入油液,形成压力油排出,送到执行元件的一种元件。那么影响液压泵的使用寿命因素很多,除了泵自身设计、制造因素外和一些与泵使用相关元(如联轴器、滤油器等)的选用、试车运行过程中的操作等也有关。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认识。
1、相关元件的分析
1.1联轴器
1)联轴器的选用
液压泵传动轴不能承受径向力和轴向力,因此不允许在轴端直接安装带轮、齿轮、链轮,通常用联轴器联接驱动轴和泵传动轴。如因制造原因,泵与联轴器同轴度超标,装配时又存在偏差,则随着泵的转速提高离心力加大联轴器变形,变形大又使离心力加大,造成恶性循环,其结果产生振动噪声,从而影响泵的使用寿命。此外,还有如联轴器柱销松动未及时紧固、橡胶圈磨损未及时更换等影响因素。
2)联轴器的装配要求
刚性联轴器两轴的同轴度误*≤0.05mm; 弹性联轴器两轴的同轴度误*≤0.1mm;两轴的角度误差<1°;驱动轴与泵端应保持5~10mm距离。
1.2液压油箱
1)液压油箱的选用
液压油箱在液压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为储油、散热、分离油中所含空气及消除泡沫。选用油箱首先要考虑其容量,一般移动式设备取泵最大流量的2~3倍,固定式设备取3~4倍;其次考虑油箱油位,当系统全部液压油缸伸出后油箱油面不得低于低油位,当油缸回缩以后油面不得高于最高油位;最后考虑油箱结构,传统油箱内的隔板并不能起沉淀脏物的作用,应沿油箱纵轴线安装一个垂直隔板,此隔板一端和油箱端板之间留有空位使隔板两边空间连通,液压泵的进出油口布置在不连通的一端隔板两侧,使进油和回油之间的距离最远,液压油箱多起一些散热作用。
2)液压油箱的安装
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上置式、侧置式和下置式。
上置式油箱把液压泵等装置安装在有较好刚度的上盖板上,其结构紧凑、应用*。此外还可在油箱外壳上铸出散热翅片,加强散热效果,即提高了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侧置式油箱是把液压泵等装置安装在油箱旁边,占地面积虽大,但安装与维修都很方便,通常在系统流量和油箱容量较大时采用,尤其是当一个油箱给多台液压泵供油时使用。因侧置式油箱油位高于液压泵吸油口,故具有较好的吸油效果。
下置式油箱是把液压泵置于油箱底下,不仅便于安装和维修,而且液压泵吸入能力大为改善。
1.3滤油器
1)滤油器的选用
一般粒径在10μm以下的污染物对泵的影响不太明显,而大于10μm、特别是在40μm以上时对泵的使用寿命就有明显影响。液压油中固体污染颗粒极易使泵内相对运动零件表面磨损加剧,为此需要安装滤油器降低油的污染程度。过滤精度要求:轴向柱塞泵10~15μm,叶片泵为25μm,齿轮泵为40μm。泵的污染磨损可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目前高精度滤油器使用日益广泛,可大大延长液压泵的使用寿命。
2)滤油器的安装
分下列3种情况:①吸油路滤油器结构简单,其作用是防止吸油时将较大的颗粒污染物吸入泵内,一般采用低精度滤芯,最高过滤精度不超过30~50μm,为了便于维护宜将滤油器安装在油箱顶部或侧部,还应考虑其流通能力应在液压泵最大流量两倍以上,以防泵会吸空;②压油路滤油器装在液压泵下游压力管路,向液压系统输送清洁压力油,通常选用高精度滤油器,过滤精度为3~20μm,其流通能力应不小于压力油路最大流量;③回油路滤油器安装在总回油管之后,将外界侵入系统和系统内产生的污染物滤净,通常也选用高精度滤油器。根据近期污染控制系统理论,油箱中油液应达到一定的清洁度等级,同时为防止滤芯因堵塞而导致滤油器前后压力超标,应安装滤芯堵塞发信器,以便及时更换滤芯。
1.4截止阀
拆卸液压泵和回油管时,系统中的油会倒流。若液压泵带负荷停车还会造成液压泵反转,使得泵的吸油管产生局部真空,油中溶解的空气析逸出来,待下次开车时系统将混入空气,产生噪声,发生气蚀,缩短泵的寿命,为此通常在液压泵排油口不远处装设一个截止阀。在截止阀上还应设置一个表明阀已开启的电信号开关和只有当阀*开启时液压泵才能启动的连锁装置,以保证开车时液压泵不吸空。
1.5热交换器
液压系统工作允许油温为15~80℃,最佳温度为25~55℃。液压系统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机械损失、压力损失和容积损失,这些损失全部转化为热量,除部分热量通过油箱、管道散发到周围空间外大部分热量使油箱温度升高。油温过高则油液会变质并析出沥青等杂物,油的粘度下降,液压泵内外泄漏增大,油的润滑性差,油膜易破坏,泵内相对滑动零件的磨损加剧,大大缩短泵的使用寿命,因此系统温升过高时就必须设置油冷却器。冷却器分为空冷式、水冷式和冰冷式,可视情选用。
反之,若油温过低,油的粘度增大,摩擦阻力增加,液压泵启动、吸油困难,影响泵的使用。在0℃以下地区泵启动前应将油加热到15℃以上并通到泵体内,待各部件温度上升到15℃以上再启动液压泵,为此需要在油箱内底部水平设置一加热器,以保证始终都浸泡在油面以下。
2、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1)运行前
①液压泵安装是否准确可靠,螺钉是否拧紧,联轴器安装是否符合要求;②泵体内是否灌满油液;③泵的转向是否与进出油口相符;④液压系统的安全阀是否调到规定压力值。
2)运行中
启动时不可急剧全速启动,应在系统卸荷状态下点动原动机开关数次后才能连续空载运转,目的是将管道中的空气尽可能排除干净,空载运转1~2min无异常现象后逐渐加载,加载过程中应无异常振动、噪声和泄漏,否则立即停机检查分析、排除故障。
3)运行结束后
若泵长期不用应将泵内油液放出,再灌满含酸值较低的油液,外露加工面涂防锈油,各油口用螺堵头封好,以防污物进入。
由以上分析可知,液压泵使用寿命长短受其自身内部零件损坏、磨损程度而决定,但其内部零件损坏、磨损程度直接受其外部元件使用所影响,因此合理选用液压泵相关外部元件、正确操作使用液压泵可大大提高泵的寿命。
武汉星兴达液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更多完整型号:
柱塞泵分为轴向柱塞泵和径向柱塞泵两种代表性的结构形式;
PV派克液压泵由于径向柱塞泵属于一种新型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高效泵;
随着国产化的不断加快,径向柱塞泵必然会成为柱塞泵应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
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具有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
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工作压力高等优点,但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
PV020R1K1T1NFHS
PV020R1K1T1NMMC
PV020R1K1T1NMM1
PV020R1K1T1NMRC
PV020R1K1T1NFWS
PV020R1K1T1NFRC
PV020R1K1T1NFF1
PV020R1K1T1NHLC
PV020R1K1T1WMM1
PV020R1K1T1NBLC
PV020R1K1T1NFRL
PV020L1K1T1NFWS
PV020R1K4T1NFR1
PV020R1K1AYNMMC
PV020R1K8T1VMMC
PV020R1K1T1NMR1
PV020R1K1T1NFRZ
PV020R1K4T1NFHS
PV020R1K1A1NMMC
PV020R1K1T1NMMK
应用:
这不仅提升了工程机械的适应能力,
同时可以为工程机械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且随着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完善,这种趋势会愈发明显。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主要由智能控制模块、信息反馈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以及决策模块共同组成,借助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技术通过对人脑计算模式的模拟,实现智能化控制,因此可以代替人力完成大量的高难度任务。借助该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控制技术难以解决的控制应用问题,尤其在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的情况下,该技术的作用和优势更加显著,可以凭借其较强的组织能力,通过更加接近人脑的思维方式来实现对工程机械的自动化控制,进而使其顺利完成相关复杂的工作。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不仅自身的优势十分明显,而且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不同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使得该技术的优势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实现控制需要经历信息收集、处理和实施三个阶段。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首先要对机械设备的液压系统相关参数进行监测和收集,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计算液压系统承受的负载,实现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然后再结合计算结果以及收集的信息进入控制实施阶段。例如,针对挖掘机的智能化控制,可以通过智能控制器监测和接收信息,并通过相应的算法进行计算,最终确定发动机的运行速度以及所需功率等,实现对挖掘机的智能化控制。在工程机械领域中应用智能控制技术,目的在于工程机械领域中融入智能系统,使机械设备具有人脑智能因素,进而促进机械设备适应能力的提升与运行效率,并且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投入要将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纳入农机购置补贴延伸绩效管理考核内容,强化结果运用。工程机械是指工程建设中所应用到的施工机械的总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着施工的安全、质量以及效率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机械作业量不断提升,为了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的优势和作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水平,同时提升了工程机械应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优势,并就其在工程机械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措施进行探究,仅供大家参考。相较于传统的工程机械设备,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的推动下,现代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PV派克液压泵http://www.yyqdxxd.com/Products-36470404.html
https://www.chem17.com/st505502/product_36470404.html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