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 4 步标准安装流程。第一步是前期准备:拆包装后先检查阳极外观,镁合金棒不能有明显的锈蚀、变形,填包料包装不能破损(破损会导致填包料散落,影响效果);同时确定安装位置,要埋在距离管道 1-3 米的地方,避开石块、混凝土等硬物,选择土壤湿度适中的区域 —— 太干燥的地方要提前浇水,让土壤湿润,方便阳极放电;还要准备好导线(通常用 16mm² 的铜芯电缆)、接线端子、扳手等工具。
第二步是开挖基坑,基坑的尺寸有讲究:深度要和管道埋深一致(比如管道埋深 1.5 米,基坑深度也挖 1.5 米),宽度和长度要比阳极包装大 20-30 厘米,方便放入阳极后回填土壤。这里有个关键:基坑底部要平整,不能有尖锐的石头,避免戳破填包料包装;如果土壤中石块多,要在基坑底部铺一层 10 厘米厚的细土,再放阳极。
第三步是阳极放置与接线。把预包装阳极竖直放入基坑,阳极的顶部要比管道顶部低 10-20 厘米,确保阳极能持续接触湿润土壤;然后用接线端子把阳极的引出线和管道连接起来,接线处要打磨干净(去除管道表面的锈迹、油漆),再用螺栓拧紧,最后用防腐胶带把接线处缠好,防止接线处被腐蚀。这里最容易踩的坑是接线不牢固—— 如果接线松动,电流无法正常传输,阳极就起不到保护作用,所以一定要用扳手把螺栓拧紧,必要时可以点焊加固。
第四步是回填土壤,回填时要分层夯实,每层土壤厚度不超过 30 厘米,避免基坑内出现空洞;回填的土壤要选细土,不能夹杂大块石头、垃圾,不然会影响阳极和土壤的接触,导致放电不均匀。回填完成后,在地面做个标记,方便后续维护时找到阳极位置。
日常维护要抓 3 个重点:一是定期检测电位,每半年用参比电极测一次阳极的开路电位,低于 - 1.7V 就要检查是否接线松动或阳极失效;二是检查接线处,每年开挖一小部分土壤,查看接线处是否有腐蚀、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是记录消耗情况,根据阳极的理论发电量和实际保护电流,估算剩余寿命,提前准备更换。避开 “接线不牢、回填不实、维护不及时” 这三个坑,阳极才能长期稳定工作。